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 好的雨季,总是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。在春天的气息里,西湖龙井茶被赋予了自然的超能力,一场绵绵的细雨,小茶才露尖尖角。
西湖龙井,绿茶,色绿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。作为十大名茶之一,也是十大名茶之首,主产于杭州西湖风
在这个核心产区里,共有1392公顷的茶园,其中风景区内为一级产区,有着“狮、龙、云、虎、梅”五个一级产区,可谓“核心中的核心”。而说到这里,就必须提到两个“大事件”。
清朝时期,西湖龙井被列为皇家贡品,据传乾隆还亲自留文于西湖之畔,并将狮峰山胡公庙前的“十八棵茶”钦点为御茶,一时之间,家家户户制茶进贡。而那些入了宫门的制茶人家,迅速“发家致富”,并有了各自的商号。
新中国成立后,周恩来总理特别中意梅家坞龙井茶,因此这一带快速发展,故增加了“梅字号”龙井茶,从而完整产生了“狮、龙、云、虎、梅”的龙井茶五字号之说。
虽然这“狮、龙、云、虎、梅”挨个成为了注册商标,但是还必须分出个地域范围和风格特色出来。根据《浙江通志•茶叶卷》记载:“凡狮子峰一处所产茶叶,以‘狮’字为商标。此外,龙井、翁家山、上下满觉陇、杨梅岭、理安、赤山埠等处出产,以‘龙’字为商标;云林、法云弄、天竺、鸡笼山、云山、徐村等处出产,以‘云’字为商标;虎跑、小天竺、白塔岭等处出产,以‘虎’字为商标。”
除了地域的差异外,工艺也各有不同。最初的西湖龙井,都是纯手工炒制,作为“商业机密”很难确立明文标准,由于各家对炒制时间、温度、手法力度等方面的把控都不一样,便慢慢形成了按山头和自然村落划分的风格和特色。
农业部茶叶质监中心检测室副主任刘栩告诉我们:“狮字号龙井在香型和香气的表现上,最为突出、全面,丰富度好,具有很高的识别度;而梅字号龙井,色泽特别翠绿和鲜亮,让人心生喜爱,成为其最特别的优势。”
产量有限,尤以狮字号最为上乘。这茶出了名,是让人欢喜也让人愁。越来越多的人嚷嚷着要喝龙井,但巴掌大的核心产区,一年产量也就那么多,是无法和国内其他名优茶类比规模的。
尽管国家在群体种的基础上培育优良茶树品种(如常见的龙井43号)、推广智能炒茶机,但核心产区的量始终有限,这也就导致了市场上酷爱追求“狮、龙、云、虎、梅”的现象。尤其是狮字号,表现更为出色,成为五字号之首。
根据实践经验,这种土质所含的微量元素特别适宜茶叶优质品质的形成,土生土长的群体种分布数量相对较多,所成之茶香气高锐而持久、滋味鲜醇。
其次,龙井村有个约定俗成的习俗,不追逐夏秋茶的市场,只采春茶这一季。采摘后便会休园,给茶树足足一年的休养生息时间,等到来年再开采。当年的春茶更显得弥足珍贵。
因此从土壤、品种、以及传承,其影响力都是无可争议的,正因为此,方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西湖龙井。